培养液浑浊原因分析

发布时间:2025-07-26 / 浏览数:6

在细胞培养过程中,培养基变浑浊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,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

首先,细胞存在污染是常见原因之一,在污染早期,仍能观察到细胞生长;其次,不排除在传代操作时,因细胞密度过大,或者操作不当使得多数细胞无法贴壁,进而导致大量细胞漂浮,这也可能引起培养基浑浊;另外,细胞破碎也会造成培养基变浑浊。

而在细胞培养中,常见的生物污染类型有 7 种,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污染特点,具体如下:


1、细菌:在普通倒置显微镜下观察,细菌呈现为黑色细沙状,其外形会因感染细菌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。受到细菌污染后,培养液通常会变得浑浊且颜色变黄,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十分明显。


2、支原体:支原体在显微镜下呈黑色,多为多形态。被支原体污染的培养液一般会出现浑浊现象。在国内,很多血清并未进行支原体阴性检测,而支原体是牛血清中极为常见的微生物之一,并且无法通过过滤的方法将其除去。支原体感染细胞后,细胞病变并不十分显著,只是会逐渐死亡。


3、黑胶虫:黑胶虫能够穿透滤膜,还可通过空气传播。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为黑色点状,高倍镜下能看到黑色的小虫来回游动,不过被其污染的培养液并不浑浊。通常情况下,黑胶虫不会对细胞造成太大影响,细胞仍然可以使用。往往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,观测到的运动物没有明显增多,且培养液的颜色、透明度也无明显变化时,会在同一批号血清培养的细胞中发现类似现象。它对细胞生长状态不会产生明显影响,在细胞增殖旺盛之后会自然消失,除了更换血清外,无需进行特殊处理。


4、真菌:被真菌污染的培养液一般清亮,颜色也不会发生改变。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丝状物,有些真菌在初期很像死细胞碎片,但它有很多清晰的小块,呈珊瑚状,这与分不清的细胞碎片有所不同,随着时间推移,会慢慢长出很细的黑色丝状物。真菌的生长速度比较慢,不像细菌那样容易被发现,但一旦发现存在真菌,细胞就已经被污染,且很难挽救


5、原虫:原虫污染会使培养液出现轻微浑浊。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数量极多的细小点状物,它们会有轻微活动。虽然被原虫污染的细胞仍然可以生长,但繁殖速度会明显减慢,而且细胞状态不佳,边缘不清晰,细胞也不透亮。原虫与细胞之间可形成共生关系,但会和细胞争夺营养。这种共生现象其实非常普遍,不过在数量较少时,细胞占据优势,不会影响其正常生长,只有当原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,才会影响细胞生长,最终形成恶性循环。


6、病毒:在组织细胞培养过程中,如果没有将潜在的病毒去除,就会引发病毒污染。目前,从原代猴肾细胞的培养中已经发现了不少于 20 种血清性病毒。尽管受到病毒污染的细胞不会影响原代培养,但用其生产疫苗是不安全的。因此,潜在病毒的存在是细胞大量生产以及疫苗、干扰素等生物制品制作过程中的一大难题。


7、非同种细胞污染:也就是细胞交叉污染,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在进行细胞培养操作时,各细胞株所需的器材和溶液没有严格分开使用,从而导致一种细胞被另一种细胞污染。目前,世界上已有几十种细胞被 HeLa 细胞污染,这使得许多实验宣告失败。此外,非细胞培养物所造成的化学成分污染也偶有发生,这大多是因为细胞培养所需物品的清洗消毒不彻底,进而带入了一些有毒化学物质所导致的。



鸿泉生物科技专业动物血液制品生产厂家 —— 我们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动物血清、动物血浆、动物全血、动物红细胞等产品,满足科研、医疗、工业、制药等多领域需求。凭借十年技术沉淀,现已成为行业领先的动物血液制品厂家,年产销量超1000万升,服务覆盖全国30+省区。ISO 9001认证,全国极速配送。
询价热线:15277407374,源头厂家直供,品质价格双优。成都鸿泉生物官网:www.hqzjbio.com

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