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验原理 利用荧光探针(如 1,6 - 二苯基 - 1,3,5 - 己三烯,DPH)标记兔红细胞膜:DPH 嵌入膜脂质双分子层,其荧光偏振度与膜流动性负相关 —— 膜流动性越高,DPH 分子运···
2025-09-05
查看详情+实验原理 某些药物(如非甾体抗炎药、抗生素)可能直接损伤兔红细胞膜,或通过氧化应激导致膜蛋白变性、脂质过氧化,最终引起红细胞破裂溶血;通过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的溶血···
2025-09-04
查看详情+实验原理 兔红细胞表面存在补体受体 1(CR1)和免疫球蛋白 Fc 受体,可结合免疫复合物(IC)或致敏颗粒(如抗体包被的绵羊红细胞);通过检测红细胞结合 IC 的能力,评价其···
2025-09-01
查看详情+实验原理 某些病毒(如流感病毒、副流感病毒)在宿主细胞(如 MDCK 细胞)表面增殖后,会表达病毒血凝素(HA);HA 能与兔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,使兔红细胞吸附在感···
2025-08-31
查看详情+实验原理 兔红细胞(作为靶细胞)与特异性抗兔红细胞抗体(溶血素)结合形成 “抗原 - 抗体复合物”,该复合物可激活补体系统(如豚鼠补体)的经典途径,最终形成膜攻击复合···
2025-08-30
查看详情+实验原理 兔红细胞膜对渗透压敏感:在等渗溶液中形态正常,在低渗溶液中因水分渗入导致肿胀、破裂(溶血);红细胞膜的完整性或成分异常会改变其渗透脆性(如膜磷脂减少会使···
2025-08-29
查看详情+